由致病性真菌寄生在人體的光滑皮膚上(除手、足、毛發、甲板以及陰股部以外的皮膚)所引起的淺表性皮膚真菌感染,統稱為體癬。當致病性真菌侵犯人體表面的角質層后,可引起很輕的炎反應,發生紅斑、
丘疹、水皰等損害,繼之脫屑,常呈環狀,故俗稱圓癬或錢癬。本病在我國主要由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許蘭毛癬菌、鐵銹色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等所引起。發病可由于患者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患者污染的澡盆、浴巾等引起。更可由患者原有的手癬、足癬、股癬、甲癬、頭癬等蔓延而來。發病與機體抵抗力密切相關。糖尿病、消耗病等患者較易患體癬。
偏方1
【組成】硫磺30克,明礬、大蒜各10克,爐甘石、氧化鋅各6克、食醋適量。
【用法】前3味研細未,加入后2味,置搪瓷盆內加食醋調勻,用火煮沸10分鐘,冷后涂擦患處,1日2次,3日為1療程。
【主治】體癬。
【說明】大蒜宜用隔年的。
偏方2
【組成】白主、細辛、樟腦、土槿皮各15克,高粱酒250毫升。
【用法】浸泡封口匆令泄氣,用布蘸搽患處,每日3~4次。
【主治】體癬。
偏方3
【組成】斑蝥5只、血竭花6克、紫荊皮15克、燒酒60毫升。
【用法】前3藥共為末,浸酒,搽患處。
【主治】體癬。
偏方4
【組成】丁香15克、白酒100毫升。
【用法】浸48小時后去渣,每日搽患處3次,
【主治】體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