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易激綜合征是怎么回事 蒙脫石散可以治療腸易激綜合征嗎
相關企業: 北京韓美藥品有限公司1、腸易激綜合征是怎么回事?
門診常遇到不少人因腹痛、腹瀉或便秘等癥狀到醫院看病。各種消化道非消化道的檢查做了個遍,都提示沒有異常,但這些消化道癥狀確確實實存在,這是怎么回事呢?出現這種情況,就要考慮是否得了「腸易激綜合征」。腸易激綜合征屬于胃腸功能性疾病,指的是出現腹痛、腹脹、排便習慣和大便性狀異常,持續存在或間歇發作,而又沒有形態學及生化學異常的癥候群。這個疾病在臨床十分常見,并且多見中青年人。
2、腸易激綜合征的發病原因是什么?
腸易激綜合征的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與多種因素有關。但目前比較被認同的誘因有腸道感染和精神心理障礙。此外,還有遺傳因素、食物因素、藥物因素、神經和內分泌因素等,各種因素引起胃腸道動力異常、腸道運動的高反應性以及內臟感覺異常敏感有關。
3、腸易激綜合征是消化不良嗎?
腸易激綜合征與功能性消化不良雖然都是胃腸道功能性疾病,但卻是兩種獨立的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稱消化不良,是指餐后出現飽脹不適、早飽感、上腹痛、上腹燒灼感等癥狀,經檢查排除引起上述癥狀的器質性疾病的一組臨床綜合征。雖然癥狀跟腸易激綜合征有重疊的表現,但后者更多出現下腹部癥狀,如下腹痛、腹瀉、以及腹瀉便秘交替等癥狀。兩種疾病的診斷與分型各有不同,治療中均需接受綜合的個體化治療。
4、腸易激綜合征都有哪些癥狀?
(1)腹疼:是最主要的癥狀,易在進食后出現,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見。多于排便或排氣后緩解。
(2)腹瀉:一般每日3~5次左右,大便多呈稀糊狀,也可為軟便或稀水樣。多帶有黏液,但絕無膿血。
(3)便秘:大便干結,量少,可帶較多黏液,便秘可與腹瀉交替出現。
(4)腹脹:白天較重,尤其在午后,夜間睡眠后減輕。
5、腸易激綜合征的診斷標準是什么?
目前認為腸易激綜合征為功能性疾病,診斷主要以癥狀學為依據,需排除器質性疾病?,F在采用國際公認的羅馬III診斷標準:反復發作的腹痛或不適,最近3個月內每個月至少有3天出現癥狀,合并以下2條或多條:①排便后癥狀緩解;②發作時伴有排便頻率改變;③發作時伴有大便性狀(外觀)改變。
診斷前癥狀出現至少6個月,近3個月符合以上標準。
6、哪些檢查有助于確診腸易激綜合征?
雖然腸易激綜合征為功能性疾病,但是有很多器質性的胃腸病的癥狀與腸易激相似,所以診斷腸易激綜合征需要一些檢查來排除其他的疾病。臨床常做的必備檢查有:①血、尿、大便常規,糞便細菌培養;②血生化、血沉、肝功能;③結腸鏡檢查或鋇劑灌腸X線檢查;④腹部B超檢查等。通過這些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后方可診斷腸易激綜合征。
7、診斷腸易激綜合征需要排除哪些疾?。?/p>
腸易激綜合征的癥狀較多,個體差異大,需與多種腸道疾病進行仔細鑒別。常見的疾病有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腸結核、慢性痢疾、吸收不良綜合征、結腸與直腸的腫瘤、以及消化系統潰瘍等。
8、腸易激綜合征如何治療?
對于腸易激綜合征這種功能性疾病,由于臨床表現個體化差異大,所以個體化治療很重要,具體的包括:
(1)一般治療:仔細查找病因,根據病因進行飲食調節,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及積極的體育鍛煉等。
(2)藥物治療:根據患者的具體癥狀按照疾病分型采取相應的藥物。
(3)心理和行為療法。
9、以腹瀉為主的腸易激綜合征怎么治療?
(1)止瀉,如復方苯乙哌啶,現在常用蒙脫石散治療,能夠吸附毒素,促進粘膜修復,效果較好。
(2)解痙止痛,如654-2或者是美貝維林使腸道蠕動減慢,并緩解疼痛。
(3)調節腸道微生態,配合微生態調節劑糾正腸道菌群失調,恢復和維持腸內微生物生態系統穩定,改變腸道運動功能。常用益生菌制劑有:雙歧桿菌三聯活菌制劑(培菲康)、整腸生等。
10、以便秘為主的腸易激綜合征如何治療?
(1)調整飲食:進食有軟化和擴大糞便容積的食物,如粗纖維多的食物蔬菜等,適量多飲水,定時排便。
(2)可以口服通便的藥物:首選乳果糖,可以增加便次,使糞便變軟,緩解排便困難。如不能緩解可以口服促進胃腸道蠕動的藥物如西沙比利,增加胃腸推動力,促進排便。
11、腸易激綜合征的腹痛如何治療?
腹痛是腸易激綜合征最常見的表現,迅速緩解疼痛能有效改善癥狀。目前使用較普遍的為選擇性腸平滑肌鈣通道拮抗劑,如匹維溴銨、奧替溴銨等,或者離子通道調節劑馬來酸曲美布汀。這些藥物均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另外暗示療法或局部熱敷、理療、按摩等往往會有很好的效果。
12、腸易激綜合征為何要進行心理治療?
精神因素在腸易激綜合征這種功能性疾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腸道的功能主要受內臟神經系統調節,精神因素對內臟神經功能影響非常大。同時胃腸道的癥狀又會反過來影響精神狀態,比如因為腸道癥狀的反復出現而忐忑不安、脾氣暴躁,無法集中注意力或作決定,記憶力減退等。如果不重視心理治療,有可能出現惡性循環。
13、得了腸易激綜合征怎樣吃才好?
據研究顯示,腸易激綜合征的癥狀發作與飲食有關,食物的促動力和促胃腸激素分泌作用、食物不耐受、食物過敏和不良進食習慣等都是發病的重要原因。因此腸易激綜合征的患者應注意:
(1)規律飲食,避免暴飲暴食。
(2)避免過度飲酒及攝入咖啡因。
(3)不吃高脂飲食。
(4)少吃產氣食物。
(5)多吃膳食纖維高的食物,每日飲食中要有足夠的蔬菜、水果,適當增加粗糧的攝入。做到以飲食規律、清淡、易消化、少油膩為基本原則。
14、除了飲食之外還要注意什么?
腸易激綜合征的發病原因是多方面的,癥狀也各不相同,治療方案也有很大差異。除飲食調節之外健康的生活習慣、適當體育鍛煉是腸易激綜合征治療中必須注意的兩個方面。只有做到心態平和,按時規律作息,積極參加運動,才能有效促進恢復,防止復發。比如各種球類運動、戶外活動、健身鍛煉等能夠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放松,體質增強,從根本上消除了腸易激綜合征的病因,自然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持之以恒,頑固的腸易激綜合征就會變得不再麻煩。
15、補充益生菌能改善腸易激綜合征嗎?
有研究顯示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存在腸道菌群紊亂,大腸桿菌和乳酸菌明顯減少,雙歧桿菌的數量也減少。臨床給予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制劑治療后,患者的總體狀況、腹脹、腹痛、排便次數及糞便性狀均明顯改善。因此,補充益生菌是腸易激綜合征的重要治療措施。另外,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平??梢远嗪纫嫔崮蹋兄谠黾幽c道有益菌數量,調節菌群失調,促進恢復。
16、腸易激綜合征能治好嗎?
有許多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由于病情反復發作,長時間輾轉治療,產生了焦慮、抑郁、甚至恐懼等心理。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其實大家大可不必驚慌,腸易激綜合征可防可治,只要大家及時就診,遵醫治療,調適情緒,改善習慣,積極鍛煉,提高自身抵抗力,腸易激綜合征就一定能治好。
17、腸易激綜合征有什么危害?
(1)腸易激綜合征影響病人的學習與工作,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長期而頑固的癥狀給病人造成極大的精神壓力,很多病人由于反復發作,但進行相關檢查又沒有陽性發現而常常懷疑自己得了疑難雜癥,因此患上抑郁、焦慮等心理疾病。
(2)長期腹瀉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營養不良、貧血及維生素缺乏等疾病,尤其對于待孕女性、老人而言,該病可導致更為嚴重的后果。
18、腸易激綜合征會不會癌變?
「我是不是得癌癥了?是不是惡變了」?有很多腸易激綜合征的病人,見到醫生都會這樣問。因為這個病診斷和治療過程中往往會走很多彎路,導致病程較長,久治不愈,患者經常會反復做各種檢查,到處就醫嚴重影響生活與工作。其實腸易激綜合征是一個功能性疾病,不會得癌癥或者是惡變。只要按照醫生的醫囑治療,保持良好的心情,堅定必勝的信念,一定會治好的。
19、腸易激綜合征會遺傳嗎?
很多患者從童年開始即有本病,有的患者從青春期開始就患有本征,并有家族史,在同一家庭或家族中,可有多人患本疾病。因此,腸易激綜合征可能與遺傳有關。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一項研究認為,患腸易激綜合征的人,其直系親屬也有此類癥狀。
20、腸易激綜合征會傳染嗎?
腸易激綜合征屬于胃腸功能紊亂性疾病,沒有器質上的病變,也沒有細菌或者病毒等感染,所以沒有傳染性,與病人接觸以及一起生活都沒有問題。
21、哪些人容易患腸易激綜合征?
據調查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以中青年居多,18至30歲是高發病人群,50歲以后首次發病少見。其發病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約1:2。白領、學生、干部高于工人、農民;城市患者明顯多于農村。目前認為與工作和學習壓力過大、生活節奏過快,飲食以及作息不規律等有關,其中一部分患者伴有失眠、焦慮、抑郁、頭昏、頭痛等癥狀。
22、如何保護自己的腸胃遠離腸易激綜合征?
俗話說的好,胃是靠養的,只有善待胃腸,他們才能更好的服務于身體。飲食不規律、嗜食辛辣刺激食物、無節制的飲酒、暴飲暴食;作息不規律、熬夜加餐、不吃早飯等不起眼的小細節久之往往釀成大問題。崇尚好的生活習慣,時刻保持樂觀的態度,平和的心情,快樂生活與工作。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通過注意生活中的這些小問題保護好胃腸,保護好身體,讓腸易激綜合征遠離自己。
23、什么是腸道感染后腸易激綜合征?
腸道在細菌感染后,即使腸道粘膜炎癥消退,感染因素被清除,腸道鏡檢查已經完全正常。但是炎癥引起的腸道功能異常依然會持續相當長時間,這種情況就是腸道感染后腸易激綜合征,可能與腸道為對抗細菌感染,免疫系統發生變化有關系。
24、腸道高敏感性是怎么回事?
經常聽到有些人抱怨自己的腸子很「嬌氣」,比如說,大家吃一樣的東西,別人吃完以后都沒事,可是自己就會腹痛、腹瀉;有時情緒緊張時也會出現腹痛、腹脹,排便排氣次數增多,但在排便排氣后好轉。嚴重時進食或飲水后就會有排便感,且排便多不成形,甚至稀水樣便??偸怯龅竭@樣的情況就要注意了,這是腸道高敏性的表現,是由于腸道神經系統以及腸道內分泌細胞功能改變引起的,對各種生理和非生理刺激的動力反應過強的一種體現。是腸易激綜合征的常見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25、腸易激綜合征出現什么癥狀需警惕?
腸易激綜合征是功能性病變,雖然病程較長,但是多不影響全身健康狀況。由于本病的診斷是建立在排除器質性病變的基礎之上,在診療過程中如果一旦發現以下報警癥狀需要引起警惕:發熱、短期內體重下降、便血或黑便、貧血、腹部包塊以及病情在短期內進展明顯者,應立即作相關檢查,查明是否出現器質性病變以防延誤病情。
26、對于腸易激綜合征為什么不同醫生的說法不一樣?
有許多患者經常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看了好多醫生他們的說法都不一樣,到底哪個是對的?應該怎樣治療才有效?其實自1944年提出腸易激綜合征這一術語以來有關本病的現代研究已有六十余年的歷史,但由于其臨床表現復雜,呈多樣性,癥狀反復發作而無特異性,故關于本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治療方法也各有差異。如今科學家在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等方面的研究日益深入,腦-腸軸學說等一些新學說被逐漸認識。相信不久的將來人們必將破譯腸易激綜合征的密碼,完全掌握它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