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調經片經期能吃嗎 學會如何適時的服用調經藥
月經是婦女特有的生理現象,月經期間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盆腔局部充血,宮口微張,子宮內膜剝脫暫時留下創面,陰道酸性降低,全身抵抗力下降。再加上精神、衛生及外界因素,造成痛經、閉經、月經周期紊亂等癥,這便是人們常說的月經不調。看起來并非大病的月經不調,治療起來往往遷延時日,這是由于月經不調患者,多數不知道應該在什么時候服用調經藥,這樣必然影響治療效果。
月經不調病人
應當怎樣合理服藥,專家提出了以下適時服藥原則:
經前癥狀明顯者
月經前浮腫、發熱、頭痛、失眠、乳脹或周期性精神病,經前腹痛或行經第一天腹痛的婦女,應該在經前5-7天服藥,以調整月經周期,促使月經來潮,控制經前或行經之初癥狀的出現。
經后癥狀明顯者
如在行經期間經血量少、腹痛或全身疼痛不適,經后頭暈、目眩、失眠,應該在月經來潮時立即服藥。
月經日期不準者
月經周期短,經量過多的婦女,月經來潮之前先服藥;月經周期長,甚至延后數天難以掌握規律的婦女,在行經第28天后開始服藥,逐漸調整月經周期。
根據基礎體溫情況服藥
基礎體溫單相,無排卵或排卵征象不明顯的婦女,以全周期服藥較好;月經后期,基礎體溫提示排印前期延長的婦女,月經干凈后服藥,以促使卵泡發育成熟及排卵;基礎體溫提示黃體發育不全的婦女,也應該盡早服藥;基礎體溫提示黃體萎縮不全的婦女,應該掌握在排卵后及月經前1周服藥。
實踐證明,月經不調看似簡單,調經治療卻比較復雜,調經藥的服用時間是療效好壞的關鍵。病人應在初步了解這些知識的基礎上,認真地向醫生詢問清楚,以做到適時服用調經藥,達到藥到病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