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被各種疾病所困擾,這些疾病給我們的學習和工作帶來很嚴重的影響,尤其是一些年長的老人,他們的體質衰弱,免疫力下降,容易被很多疾病侵襲,而且治愈的過程也很緩慢。一些疾病之間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仍有不同的地方。中風和面癱有什么區別呢?
面癱和中風,兩者是根本不同的。面癱只是面神經出現病變,而中風多是由于腦血管的梗阻等病變引起的,后者與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疾病有關,而且還會有偏癱、語言表達不清等癥狀。面癱在臨床上并不是老年人特有的病種,其實男女老少各年齡段都有可能發病,主要是由于個體體質虛弱以及外界風邪、病毒侵擾所致。在預防方面除了注意防寒,遠離病毒感染,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飲食規律,注意勞逸結合,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
就治療而言,面癱急性期一般應用激素來控制病情;恢復期后,針灸結合中藥綜合治療效果更好,如前期治療恰當、及時,恢復期一般在4~6周。如果發病超過4個月仍未見明顯療效,屬頑固性面癱,很少用手術治療,一般還是提倡到正規醫院找中藥結合針灸調治。
面癱可能是中風的癥狀,而面癱不一定是中風。面癱是指面神經癱瘓,又稱面神經麻痹。面癱分為中樞性和周圍性,中樞性中風是中風的一個癥狀,周圍型主要是由于外傷、寒冷、病毒感染、腫瘤壓迫等因素引起的。
中風屬于腦血管病變,主要包括顱內出血、腦血管栓塞,中風的癥狀與腦血管病變的部位、范圍、面積大小等都有關系。中風并不一定有面神經癱瘓,即使有,也屬于中樞性面癱,即眉以上神經反射存在,即表情肌不受影響。
事實上,中風和面癱有根本的區別,雖然中風會導致面癱的癥狀,但我們還是要好好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把它們區分開來,不要搞錯了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