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疾病已然成了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數會發生在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不光會給患者的關節造成影響,還會影響到工作和生活,雙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會導致患者無法行走,甚至可能會長時間伴有關節的酸痛,脹痛,早晨起來后出現關節僵硬,對于這些問題,在平時一定要及時的觀察,合適的方法挺好的,這非常重要。
退行性膝關節炎
退行性膝關節炎為老年人常見病,多見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常以膝關節的骨質增生為主,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
退行性膝關節炎主要臨床表現是關節酸痛、脹痛、晨起疼痛或僵直明顯,稍活動后好轉,站久后或蹲起時疼痛明顯。下樓時雙膝發軟,有時伴有關節腫脹、積液。
第二種表現是關節活動受限。先表現為伸直受限,逐漸屈膝困難或坐下、蹲下后站起困難。以后發展為持續性疼痛,關節活動日趨受限。另外,磨損的軟骨碎片掉下,形成游離體(亦稱關節鼠)。當游離體夾擠在關節面之間時,就可以出現關節交鎖癥,并伴有劇痛。如果早期不進行有效治療,病情繼續發展為肌肉萎縮和關節畸形,就只好采用手術的方法了。
第三種表現為逐漸加重的關節疼痛,有的患者表現為“靜息痛”或“休息痛”,即夜間休息時關節疼痛屈伸受限;有的表現為關節處于一定的位置過久,或在清晨起床時,病人感到關節疼痛,稍加活動后,疼痛反而減輕,但如果活動過多的話,又可產生疼痛;或者病人感到患處關節活動不是很靈活。
在休息后,不能立即活動,關節出現僵硬狀態,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活動后才能感到舒適,而且在關節活動時還可聽到各種因關節面互相摩擦而發出的不同聲音,如吱嘎聲或喀嚓聲;有的表現為上下樓梯時疼痛、吃力。嚴重的患者出現屈伸困難,關節腫脹、積水,甚至不能行走。比如:久坐后站起來時疼痛劇烈,走兩步逐漸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