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蟲屬于一種害蟲,它是叩蟲的幼蟲。分布比較廣泛,它會危害到很多農作物,比如說對玉米,小麥,對于一些林木或者是中藥材危害性都是比較大的。這種幼蟲常常以地下的部分的根莖為食,所以說應該及時使用農藥,把這種金針蟲殺死,比如說辛硫磷,樂斯本等農藥,我們來看一下這方面的內容。
(1)與水稻輪作;或者在金針蟲活動盛期常灌水,可抑制危害。
(2)定植前土壤處理,可用48%地蛆靈乳油200毫升/畝,拌細土10千克撒在種植溝內,也可將農藥與農家肥拌勻施入。
(3)生長期發生溝金針蟲,可在苗間挖小穴,將顆粒劑或毒土點入穴中立即覆蓋,土壤干時也可將48%地蛆靈乳油2000倍,開溝或挖穴點澆。
(5)施用毒土。用48%地蛆靈乳油每畝200-250克,50%辛硫磷乳油每畝200-250克,加水10倍,噴于25-30公斤細土上拌勻成毒土,順壟條施,隨即淺鋤;用5%甲基毒死蜱顆粒劑每畝2-3公斤拌細土25-30公斤成毒土,或用5%甲基毒死蜱顆粒劑、5%辛硫磷顆粒劑每畝2.5-3公斤處理土壤。
(6)種植前要深耕多耙,收獲后及時深翻;夏季翻耕暴曬。
(7)農業防治方法:精細整地,適時播種,合理輪作,消滅雜草,適時早澆,及時中耕除草,創造不利于金針蟲活動的環境,減輕作物受害程度。
金針蟲是鞘翅目(Coleoptera)叩甲科(Elateridae)昆蟲幼蟲的總稱,多數種類為害農作物和林草等的幼苗及根部,
是地下害蟲的重要類群之一。在我國,成蟲分類研究相對較多,
劉淦芝在《中國叩甲科種類名錄及屬的概要》中記述了166種。胡經甫在《中國昆蟲名錄》中記述了174種。張祺等以我國叩甲的為害種類為主要對象,
從分類區系、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治等方面闡述了叩甲科研究現狀和研究前景。江世宏等記述了12亞科64屬168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