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生產之后,身體是很虛弱的,而且大多數的女性會出現氣血不調的現象,因此是需要通過坐月子來恢復身體的,通常孩子滿月的時候,月子基本上也就做完了,孕媽媽這個時候就需要開始給身體發汗,正確的發汗是可以讓自己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對身體是有好處的,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滿月發汗做幾次呢?
滿月發汗做幾次?
其實滿月發汗是為了祛除寒邪,只要是達到這樣的效果就是可以的。
月子里發汗一定要慎重,按中醫理論上來講,產后身體比較虛,具有虛、寒、瘀的病理特點。虛以陰虛、血虛、陽虛、氣虛為主,假如發汗太多會使人體虛的現象加重。因為汗血同源,津能載氣,氣虛必致陽虛。發汗太過會不會虛脫因人而異,產后沒有受寒著風遇濕最好別發汗,這是大忌。
建議慎重選擇發汗療法,身體一虛,調理起來還是比較麻煩的。
滿月發汗有哪些誤區?
1、發汗時間越長越好。
產婦生完寶寶,最易血虛血瘀,發汗時間長,導致體內津液丟失,會造成腦供血不足,發完汗后會出現頭暈的狀況。如果時間過長,還會導致中暑的情況,導致頭痛等,所以發汗時間不宜過長!發汗要根據產婦具體情況,切忌認為自己反正花了錢,就多待一會。管家甚至聽說過冬天發汗中暑的例子,就得不償失了。
2、發汗就是為了讓體內水濕外排,所以不要喝水。
發汗會導致體內津液排出,當然中藥汗蒸包里也有除濕的藥物,但是并不代表發汗中間不能喝水,也不代表喝水就不利于排濕。管家給出的建議是一定要準備好大杯的溫水,保證產婦不會出現脫水的情況。我們遇到過產婦補水不充分,第二天奶水減少的例子。
3、發汗一定要用黃酒或即墨老酒。
坐月子用米酒,發汗用黃酒是南方人的傳統,現代科學證明,酒精雖能活血,但是還能夠抑制泌乳,也能通過乳汁傳給寶寶,所以不再建議月子里給予黃酒等含酒飲品。尤其對于不耐受酒精的產婦,有時會造成酒醉。
看了以上內容,大家知道滿月發汗一般幾次最好了,其實發幾次并不是重點,只要達到發汗的目的就可以了,在發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掌握正確的方法和技巧,如果發汗不當有可能會落下毛病,到時候如果想要再調理好身體就比較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