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的營養價值與保健功效以及食療處方
竹筍是天然食物,采制大森林中,是一種綠色的食物,脂肪含量非常低,粗纖維含量特豐富,低脂、低熱量是其特點。因此,具有很強的營養功效與食療價值。竹筍不能生吃。竹筍可以單獨烹調,但有苦澀味,味道不好,將竹筍與肉同炒,則味道特別鮮美。另外,還可用竹筍制成筍干、熏筍干、筍脯等加工產品。
第一 營養價值:
鮮竹筍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外,還含粗纖維、尼克酸、草酸、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及鈣、磷、鐵、鎂等人體需要的成分。同時在竹筍所含蛋白質中,至少含十幾種種不同成分的氨基酸,如賴氨酸、色氨酸、絲氨酸、丙氨酸、谷氨酸、胱氨酸等。竹筍含脂肪、淀粉很少。
第二 保健價值:
因竹筍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較多粗纖維的特點,所以,備受人們的青睞,可減少體內脂肪積蓄,促進食物發酵,幫助消化和排泄,起到減肥作用,及預防大腸癌,預防肥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個現實問題,竹林多的地方,吃竹筍就多,那里的人們就長壽,且極少患高血壓,這與經常吃竹筍有一定關系,可見常吃竹筍,養生之道。
第三 醫療價值 :
中醫認為,竹筍味甘,性寒,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生津止渴等功效,可用于治療痰熱咳嗽、胃熱嘈雜、陰血虧虛、妊娠眩暈等癥。古醫書記載說,竹筍“消痰,除熱狂、壯熱頭痛、頭風,并妊婦頭旋顛仆…。”,竹筍“主消渴,利水道,益氣力,可久食。利嗝下氣,化熱消痰爽胃”。
第四 食療方:
1,治療久瀉久痢及脫肛:
用鮮竹筍加粳米煮粥,暫時代替主食。
2,治療二便不通:
取細嫩竹筍50-100克,去皮,切片,與豬瘦肉100克同煮爛,加精鹽、生姜、味精調服,每日1次,有輔助治療作用。
3,治療痰熱咳嗽:
取去殼竹筍片30克,豬瘦肉100克,文火燉服,加適量味精、精鹽,每1-2天吃1次,至病癥大為好轉為止。
4,治療發熱頭痛:
每天吃1小匙豬油單炒竹筍片。
5,治療痰熱壅肺:
用鮮竹筍60克、橘紅6克,杏仁、貝母各10克,水煎服。
6,治療胃熱煩渴:
竹筍250克煮爛食,每日2次。
溫馨提示:
請不要迷信專家,專家說的對不對,是需要后續的臨床試驗去不斷檢驗的,而且必定會有一些專家建議會被證偽。也不要蔑視專家,因為指南制定出來之前我們需要按照專家的意見去做,而且指南的制定首先要參照專家的意見。
本站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