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原因包括碘缺乏、甲狀腺炎、藥物影響等,建議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后遵醫囑治療。
1、飲食調整
若甲狀腺素偏低由碘攝入不足引起,日常可適當增加碘含量豐富的食物,如海帶、紫菜、加碘鹽等。但需注意避免過量補碘,以免誘發甲狀腺功能異常。同時保證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均衡攝入,避免長期大量進食卷心菜、木薯等可能干擾甲狀腺功能的食物。
2、藥物治療
確診為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患者,通常需遵醫囑長期服用左甲狀腺素鈉片進行替代治療。該藥物可外源性補充甲狀腺激素,需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用藥期間需定期復查甲狀腺功能,根據TSH、FT4等指標調整劑量。若為橋本甲狀腺炎急性期,可能短期使用醋酸潑尼松片等糖皮質激素。
3、對因治療
亞急性甲狀腺炎引起的暫時性甲減通常具有自限性,以對癥治療為主。垂體病變導致的繼發性甲減需治療垂體瘤等原發病。若為抗甲狀腺藥物過量導致的醫源性甲減,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抗甲狀腺藥物劑量或停藥。甲狀腺癌術后患者需根據病理類型及術后評估結果,制定個體化的TSH抑制治療方案。
甲狀腺素偏低患者應每3-6個月復查甲狀腺功能,用藥期間避免擅自調整劑量。左甲狀腺素需空腹服用,與鈣劑、鐵劑等藥物需間隔4小時以上。妊娠期甲減患者需密切監測甲狀腺功能,通常需要增加20%-30%的藥物劑量。出現嗜睡、怕冷、浮腫等癥狀加重時,應及時就診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