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體破裂是指女性在排卵后形成的黃體因內部血管破裂出血,導致黃體內壓力增高而發生破裂的現象。其常見原因包括自發性破裂、外力因素以及凝血功能異常等,可能伴隨下腹痛、陰道出血等癥狀,需及時就醫處理。
1、自發性破裂
黃體在月經周期后期體積增大,內部毛細血管豐富且結構脆弱。若黃體內部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積聚會導致壓力驟增,當超過黃體包膜承受能力時就會自發破裂,這種情況多發生在月經前一周,患者常出現突發性下腹劇痛,可能伴有肛門墜脹感,需通過超聲檢查確診。
2、外力因素
腹部受到直接撞擊、劇烈運動(如跳躍、深蹲)或性生活等外力刺激,可能導致黃體包膜機械性破裂。特別是性生活時生殖器官充血、盆底肌肉收縮,容易對卵巢產生牽拉,這類外力性破裂約占臨床病例的60%以上。患者除腹痛外,可能出現頭暈、血壓下降等失血癥狀。
3、凝血功能異常
患有血友病、血小板減少癥等凝血功能異常性疾病,或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華法林鈉等抗凝藥物時,黃體內出血難以自行停止,容易發展成黃體破裂,這類患者往往出血量較大,嚴重時可導致失血性休克,需緊急進行血常規、凝血功能檢測,并及時輸注止血藥物如氨甲環酸、維生素K等。
出現劇烈腹痛或異常出血時,建議立即臥床休息并前往婦科急診。輕癥患者可通過止血藥(如酚磺乙胺)、抗生素(如頭孢曲松)等保守治療,嚴重出血者需進行腹腔鏡手術止血。日常需注意月經周期后期的自我保護,避免腹部受壓及劇烈運動,凝血功能異常者需定期監測相關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