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低于正常水平,無法滿足機體代謝需求的病理狀態。成人非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2.8mmol/L,或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時,均可診斷為低血糖。
低血糖的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常見原因包括降糖藥物使用過量(如胰島素、磺脲類降糖藥)、進食過少或延遲、過量運動、酗酒等。肝腎功能不全、胰島素瘤等疾病也可能引發低血糖。典型癥狀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癥狀(心慌、手抖、出汗、饑餓感)和中樞神經癥狀(頭暈、注意力不集中、意識模糊)。嚴重時可出現抽搐、昏迷等危及生命的表現。處理原則為及時補充糖分,輕度患者可通過口服15-20g葡萄糖片、含糖飲料或食物緩解;嚴重者需靜脈注射50%葡萄糖溶液。
建議日常保持規律飲食,避免空腹運動,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監測血糖并遵醫囑調整藥物劑量。若頻繁出現低血糖癥狀,應及時就醫排查潛在病因,通過血液檢測、胰島素測定等檢查明確診斷。需特別注意夜間低血糖風險,睡前可適當加餐,使用長效胰島素者需加強血糖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