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不注意生活中的保養,很容易就會腰酸背痛,疾病纏身。其實養病不如養生,小編今天為大家推薦幾個拉筋瑜伽動作,從中西醫的不同觀點闡述健身效果。
肩頸、腰背酸痛是一種筋縮的表現,會造成經絡阻塞,導致病痛。吳錦雯醫師表示,以西醫來說,筋就是肌腱、韌帶,鄒醫師則表示,人體共有12條筋,沿著12經絡布滿全身,而肝主筋,中醫定義的肝,包含睡眠、荷爾蒙、情緒等,假使能多拉筋,可改善酸痛,也讓身體更健康。
吳錦雯醫師建議初學者每個招式先只做1~2分鐘開始,筋骨逐漸柔軟后,再延長拉筋時間,可依自己的狀況調整時間。另外,洗澡后拉筋較好,因此時肌肉伸展性較佳。高血壓、骨質疏松癥、骨頭關節曾受傷的患者要特別注意,可先咨詢心臟內科或骨科醫師意見,避免發生危險。
第1招橫拉筋法
困難度★
步驟:躺地上,雙手伸直貼耳后,雙腿向兩邊分開,若柔軟度佳,可改伸直貼墻。
中醫看法:可活動胯部,刺激胯部的淋巴系統,中醫稱為陰絡,幫助排毒。
西醫看法:躺在地上,脊椎能放松,有助于舒緩腰、背。
第2招立位拉筋法
困難度★★
步驟1雙手扶門框,伸展雙臂。
步驟2與門框平行,左腿屈成弓箭步,右腳向后伸直,腳跟著地,換腳再做。
中醫看法:可舒緩肩頸、背痛,也能拉到足太陽膀胱經。
西醫看法:可活動到闊背肌與胸大肌和伸展大腿前側的髖屈肌。
第3招臥位拉筋法
困難度★★★
步驟1椅子擺在90度轉角墻旁。躺椅上,右腳伸直貼墻,腳板立起。
步驟2左腳屈膝,腳跟貼地,可放書墊高。椅子換另側,換腳再做。
中醫看法:可拉到足太陽膀胱經,舒緩腰背酸痛。
西醫看法;可舒展大腿、小腿后側肌肉。
第4招簡易拉筋法
困難度★★★☆
步驟:右膝跪地,左腿放沙發,腳板立起,手上舉合攏,食指并齊朝上指,雙臂拉到耳根后,換腳再做一次。
中醫看法:助血液循環,生理期勿做。
西醫看法:可以活動到大腿、小腿后側肌肉,膝蓋有傷者要避免此動作。
第5招橫豎拉筋法
困難度★★★★★
步驟:貼墻平躺地上,右腳上舉伸直貼近墻面。左腳向旁伸直貼近墻壁與地板交會處,換腳再做一次。
中醫看法:可舒緩膝痛、腿痛。
西醫看法:此動作需轉動髖關節,腿部肌肉也伸展較多,較有難度,拉筋時動作勿過快、勿過猛。
醫師說
從簡單做起
這5招拉筋法中,建議從輕松的橫拉筋法、臥位拉筋法做起,而橫豎拉筋法較有難度,可等筋骨相當柔軟后再進行。
這些動作會拉到位于大腿、小腿后側足太陽膀胱經,涵蓋將近60個穴位,經常活動到膀胱經,能夠消除酸痛、解除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