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女嬰因在一周前吞半粒花生米后,出現嗆咳,隨后經過醫院檢查,肺部CT顯示,有一扇肺葉明顯腫大,咳嗽也有明顯的痰音,結論得出是肺氣腫的癥狀,醫生也表示,如果不是來院檢查,很可能會出現肺萎縮的現象。
這里小編建議各位家長不要給五周歲以下的兒童吃花生米,因為他們的咽喉功能還沒有全部發育完善。
很多人會以為孩子食用異物后,如果當時沒有癥狀,則認為對身體沒什么影響,其實不然,短時間沒有太大的癥狀,是因為進入“緩解期”。像花生、瓜子等油性異物,時間長會分解出油性物質,這對人體氣管粘膜會造成刺激作用,會在活動時引起咳嗽,嚴重的話則會引起更嚴重的疾病,例如肺氣腫、肺堵塞等。
那么如果兒童沒有明顯癥狀,我們該如何識別這顆“定時炸彈”呢?
1、 可觀察孩子在無明顯感冒等癥狀時,卻經常咳嗽。
2、 咳嗽持續時間斷斷續續,不是長期咳嗽。
3、 服用止咳藥物,咳嗽沒有緩解,考慮是被嗆入異物。
如果孩子吸入異物,如果第一時間急救?
如發現孩子吸入藥物,千萬不要強行去摳,以免刺激孩子,應當鼓勵孩子自己吐出來或吞下去。
如果是3歲以下的孩子,應當立馬將孩子抱起,捏住一只手捏住孩子顴骨兩側,手臂貼著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頸部,讓其臉朝下,趴在救護人膝蓋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觀察孩子是否將異物吐出。
如是嬰兒,可采用“5次拍背法”。頭部朝下,救用手支撐頭部及頸部;用另一手掌掌根在傷病者背部兩肩胛骨之間拍擊5次。
在采用上述急救方法后,如異物未排出,請立即去醫院就診,誤吞異物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告誡孩子哪些東西不要食用,特別是果凍、堅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