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后婦科病癥狀診斷
癥狀表現:
出血:流產3~4天后,出血似月經量,且持續不斷。
下腹痛:痛經,兩側下腹脹痛
月經失調:月經量可增多,月經不準。
宮頸粘連可出現閉經、周期性腹痛,周身不適,長期不孕或反復流產。
感染可有白帶增多,有時為血性或夾帶血絲,或有惡臭。
臨床常見疾病分類:
1、急性和慢性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主要包括急性子宮內膜炎、急性輸卵管炎、急性輸卵管卵巢膿腫、急性盆腔腹膜炎、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患者呈急性病容,體溫升高,心率加快,腹脹,下腹部有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腸鳴音減弱或消失,若病情嚴重可有寒戰、高熱、頭痛、食欲不振。也可因炎癥輕重及范圍大小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
慢性盆腔炎病情較頑固,慢性炎癥形成的瘢痕粘連以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輸卵管粘連阻塞可致不孕和異位妊娠。常有有白帶增多、月經紊亂、經血量多痛經,性感不快;盆腔淤血可致經量增多;卵巢功能損害時可致月經失調。全身癥狀多不明顯,有時僅有低熱,易感疲倦。由于病程時間較長,部分患者可出現神經衰弱癥狀,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適、失眠等。當患者抵抗力差時,易有急性或亞急性發作。
2、子宮內膜異位:
患者訴說以往月經來潮時并無疼痛,而從某一個時期開始出現痛經。有的痛經較重難忍,需要臥床休息或用藥物止痛。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月經量往往增多,經期延長。常伴有不孕、性交疼痛、大便墜脹有周期性尿頻、尿痛癥狀。
3、宮頸炎:
急性宮頸炎:
白帶增多,常呈膿性是最常見的、有時甚至是唯一的癥狀不同程度的下腹部、腰骶部墜痛及膀胱刺激癥狀等。是由于宮頸炎常與尿道炎、膀胱炎或急性陰道炎、急性子宮內膜炎等并存,常使宮頸炎的其他癥狀被掩蓋。急性淋菌性宮頸炎時,可有不同程度的發燒和白細胞增多。若合并尿道感染,可出現尿急、尿頻、尿痛。有些人患上急性宮頸炎后癥狀不明顯,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視而發展為慢性宮頸炎。
主要癥狀表現為白帶增多,膿性粘液,有時伴有血絲。宮頸糜爛是慢性子宮炎病變過程中最常見的局部特征。
4、子宮內膜炎
急性子宮內膜炎:主要表現為起病較急,發熱,下腹痛,白帶增多、有時為血性或有惡臭,有時子宮略大,子宮有觸痛。產后感染則惡露呈泥土色。急性子宮內膜炎可進一步發展為子宮肌炎,輸卵管炎及盆腔炎,使病情加重。慢性者表現也基本相同,也可有月經過多、下腹痛及腰骶附脹明顯。
臨床表現無特殊, 白帶增多,一般為稀薄水樣,淡黃色,有時為血性白帶。經期仍規則,但經量增多。內膜增厚及炎癥充血所致極少數病人大量流血而引起貧血,不規則出血者不多見,有時偶可出血數小時或持續1~2天即停止。而痛經較多發生于未產婦,但嚴重痛經者極少,可能由于內膜過度增厚,阻礙組織正常退變壞死,刺激子宮過度痙攣性收縮所致。約有40%病人主訴在月經間歇期間有下腹墜脹痛、腰骶部酸痛。
5.附件炎:
急性輸卵管-卵巢炎:
下腹痛及發熱,其程度因炎癥程度不同而稍異,部分患者在高熱前有寒戰,頭痛、食欲不振常見。白帶增多,為輸卵管炎分泌物通過宮腔排出所致。部分病例有腸道及膀胱刺激癥狀。
慢性輸卵管-卵巢炎:
下腹疼痛及低熱時有亞急性發作及暫時性緩解,并有腰骶酸、下墜感、性交痛,可反復發作,并在勞累、性交、月經后加重。病程長者有神經官能癥,如精神不振、倦怠、周身不適、失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