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翳內障癥狀診斷
[臨床表現]
本病初起,眼無紅腫疼痛,僅自覺視物微昏,或眼前有位置固定之點狀、條狀或圓盤狀陰影;或視近尚清,視遠昏朦;或明處視昏,暗處視清;或明處視清,暗處視昏;或視燈光、明月如有數個。昏朦日進,則漸至不辨人物,只見手動,甚至僅存光感。
檢視瞳神,圓整無缺,展縮自如。初起,若晶珠混濁出現于邊緣,狀如棗花、鋸齒,視力多無明顯影響。繼則晶珠灰白腫脹,如油脂浮于水面,電筒側照,可見黃仁之陰影呈新月形投射于晶珠表面。最終晶珠全混,色白圓整,電筒側照,黃仁陰影消失。此時翳定障老,正宜手術治療。否則,日久晶珠縮小,翳如冰棱而下沉。若晶珠混濁從核心開始,漸向周圍擴散,其色多為棕黃、棕紅或黑色。
[診斷依據]
一、年齡在50歲以上,視力漸降。
二、眼不紅不痛,瞳神展縮如常。
三、晶珠不同形態、程度的混濁,甚至晶珠全混;雙眼先后或同時發病,發展緩慢。
(一)老年性白內障一般分為四期
1.初發期:周邊部可見楔狀混濁,逐漸向中央發展。
2.膨脹期:晶珠混濁加重,脹滿,前房變淺。
3.成熟期:晶珠全部混濁,黃仁投影陰性,前房恢復正常。
4.過熟期:晶珠皮質混濁呈液化狀乳白色,核下沉,前房加深。
(二)老年性核性白內障混濁從核開始,呈棕色混濁,向周圍發展,早期即明顯影響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