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于“西域明珠”——新疆喀什古城的新疆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成立于1934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于一體的地州級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醫院占地面積7萬余平方米,醫療業務用房面積4萬余平方米,開放床位500張,在職職工730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550人,高級職稱專家40人,中級職稱技術骨干136人。現設臨床科室17個,醫技科室9個,地區急救中心、眼科中心、血液凈化中心、內窺鏡中心等設在該院,還設有ICU、CCU重癥監護室。改革開發以來,醫院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更新醫療設備。目前醫院擁有大中型醫療設備110臺(件),主要有進口三維彩色B超,螺旋型全身CT診斷機,全自動大生化分析儀,經顱多普勒診斷機,動態心電圖,多功能心電監護儀,CR放射成像系統,電視腹腔鏡,眼電生理診斷儀,眼A超檢查儀,多功能麻醉機,血液透析儀,血氣分析儀,以電視腹腔鏡、電子胃鏡、腸鏡和關節鏡等全套系列內窺鏡,醫療管理微機信息網絡,大型輸液灌裝等國內外先進的醫療設備。
多年來,醫院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衛生工作方針,全心全意為邊疆各族人民服務。形成了設備先進、專業學科較齊全、技術力量精湛的綜合性醫療布局,醫院把“院有特色,科有重點,人有專長”作為醫療業務的指導思想,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先后成功地開展了脊椎間盤切除術,自體骨移植融合術、人工膝、髖關節置換術,斷肢(指)再植顯微手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舌癌頜面腫瘤根治成形術,二尖辨球囊擴張術、永久性心臟起搏器安裝術,大面積心梗搶救,冠狀血管造影術,部分介入性治療,系列內窺鏡的臨床應用,眼電生理、眼A超檢查,有效地提高了醫療技術水平,不但填補了該院醫療技術空白,而且部分技術項目在本地區處于技術領先水平,尤其是心血管內科、眼科、骨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耳鼻喉頜面外科等在喀什地區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優勢。
按照“科教興院”的發展戰略,醫院積極開發科研課題的研究,加快醫療科技進步,先后有四項臨床醫學科研課題項目獲得自治區、地區科技進步獎。近兩年來,醫護人員在省級以上醫學雜志上發表或學術交流的科研論文200余篇。同時,醫院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努力改善服務質量,加強職工政治思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加大質量控制監督檢查力度,開展樹立“白衣天使”良好形象的活動,使各族職工愛崗敬業、忠于職守,廉潔行醫,贏得了社會的信任和好評。該院曾榮獲“自治區級文明醫院”、“自治區勞模先進單位”、“自治區文明單位”、“民族團結模范單位”等榮譽稱號。
在新千年中,醫院按照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繼續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積極推行了“以人為本”和“以病人為中心”,堅持社會效益第一和“全員參與公平競爭”為原則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的重大改革。加快實施跨世紀人才戰略,以精湛的技術,先進的設備,熱情的服務和合理的費用造福于喀什各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