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型恐艾癥的表現:
一、焦慮型艾滋病恐懼癥
在臨床表現中,想到或看到了“艾滋病”這三個字和艾滋病相關消息即出現緊張不安和煩躁;常常提心吊膽擔心自己已經感染或會感染艾滋病;經常處于高度警覺狀態,如臨大敵,同時還可能伴有各種軀體癥狀,如坐立不安、往復走動、嘆息等。
焦慮型艾滋病恐懼癥一般不會反復求醫,四處檢查,回避行為和逃避行為也不明顯。這種艾滋病恐懼癥可以通過對艾滋病知識的教育和相應的心理治療來緩解。
二、恐懼型艾滋病恐懼癥
恐懼是臨床表現的主要癥狀。顯示了對艾滋病及其所有與艾滋病有關的事物和場所的恐懼。如果知道艾滋病可以通過血液傳播,于是對血液表現出極度的恐懼;表現出對性工作者和艾滋病人的恐懼反應;對醫院里的針具、公廁等表現出恐懼的反應。當暴露于所恐懼的事物時,會出現植物性神經紊亂,如心慌、出汗、肌肉緊張、顫抖等癥狀。
恐懼型艾滋病恐懼癥一般不會反復求醫,四處檢查,但回避行為和逃避行為比較明顯。這種艾滋病恐懼癥僅僅通過艾滋病知識教育的效果并不明顯,需要結合恐懼癥進行心理治療。
三、強迫性艾滋病恐懼癥
這種類型的艾滋病恐懼癥最常見。病人以為自己已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于是反復檢查,四處求醫,經過多次檢查,結果為陰性仍然無法消除自己的恐懼和擔心。甚至權威機構的結果也不信,懷疑檢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事后反復回憶檢查過程,如認為工作人員當時不夠專心,認為檢查時使用的器具沒有消毒等。日復一日在各個醫院奔波。對于與艾滋病相似的癥狀十分敏感,如一但有發熱、全身無力、皮疹、淋巴結腫大等癥狀,認為自己患上了艾滋病,恐懼,如臨大敵,萬念俱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