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是機體在退化時期生理功能下降和紊亂的綜合表現, 是不可逆的生命過程。人體是由細胞組織起來的,組成細胞的化學物質在運動中不斷受到內外環境的影響而發生損傷,造成功能退行性下降而老化。細胞的衰老與死亡是新陳代謝的自然現象。
細胞衰老是客觀存在的。同新陳代謝一樣, 細胞衰老是細胞生命活動的客觀規律。對多細胞生物而言, 細胞的衰老和死亡與機體的衰老和死亡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機體的衰老并不等于所有細胞的衰老, 但是細胞的衰老又是同機體的衰老緊密相關的。
研究表明,現代人類面臨著三種衰老:第一種是生理性衰老,是指隨著年齡增長所出現的生理性退化,這是一切生物的普遍規律。第二種是病理性衰老,即由于內在的或外在的原因使人體發生病理性變化,使衰老現象提前發生,這種衰老又稱為早衰。第三種是心理性衰老,心理活動是生理活動更高級的物質運動形式,人類由于各種原因,常常產生“未老先衰”的心理狀態而影響機體的整體功能。
細胞在正常環境條件下發生的功能減退,逐漸趨向死亡的現象。衰老是生物界的普遍規律,細胞作為生物有機體的基本單位,也在不斷地新生和衰老死亡。衰老是一個過程,這一過程的長短即細胞的壽命,它隨組織種類而不同,同時也受環境條件的影響。高等動作體細胞都有最大分裂次數,細胞分裂一旦達到這一次數就要死亡。各種動物的細胞最大分裂數各不相同,人細胞為50~60次。一般說來,細胞最大分裂數與動物的平均壽命成正比。細胞衰老時會出現水分減少、老年色素——脂褐色素累積、酶活性降低、代謝速率變慢等一系列變化。關于細胞衰老,目前已有不少假說,主要包括遺傳因素說、細胞損傷學說、生物大分子衰老學說等,但都不能圓滿地解決問題。
通過細胞衰老的研究可了解衰老的某些規律,對認識衰老和最終找到推遲衰老的方法都有重要意義。細胞衰老問題不僅是一個重大的生物學問題,而且是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隨首科學發展而不斷闡明衰老過程,人類的平均壽命也將不斷延長。但也會出現相應的社會老齡化問題以及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癌癥、關節炎等老年性疾病發病率上升的問題。因此衰老問題的研究是今后生命科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生物體內的絕大多數細胞,都要經過未分化、分化、衰老、死亡等幾個階段.可見細胞的衰老和死亡也是一種正常的生命現象.我們知道,生物體內每時每刻都有細胞在衰老,死亡,同時又有新增殖的細胞來代替它們.例如,人體內的紅細胞,每分鐘要死亡數百萬至數千萬之多,同時,又能產生大量的新的紅細胞遞補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