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引起便秘的病因有腸道病變和全身性疾病,也有些患者的便秘是特發性便秘。腸道的病變有炎癥性腸病、腫瘤、疝、直腸脫垂等。全身性疾病有糖尿病、尿毒癥、腦血管意外、帕金森病等。經常服用某些藥物容易引起便秘,如阿片類鎮痛劑、抗膽堿類藥、抗抑郁藥、鈣離子拮抗劑、利尿藥等。此外,老年人活動減少,膳食中缺少纖維素,都是促發便秘的因素。
正常排便包括產生便意和排便動作2個過程。進餐后通過胃結腸反射,結腸運動增強,糞便向結腸遠段推進。直腸被充盈時,肛門內括約肌松弛,同時肛門外括約肌收縮,使直腸腔內壓升高,壓力刺激超過閾值時即引起便意。這種便意的沖動沿盆神經、腹下神經傳至腰骶部脊髓的排便中樞,再上行經丘腦到達大腦皮質。如環境允許,恥骨直腸肌和肛門內、外括約肌均松弛,兩側肛提肌收縮,腹肌和膈也協調收縮,腹壓增高,促使糞便排出。
(二)發病機制
便秘的發生是由于神經系統異?;蚰c道平滑肌病變所致。老年人結腸運動緩慢,肛門周圍的感受器的敏感性和反應性均有下降,腦血管硬化容易產生大腦皮質抑制,胃結腸反射減弱,以及藥物等其他因素的影響,故容易發生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