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雖然發音器官并沒有毛病,卻失去了說話的能力。患者仍保留聽懂別人說話,以及寫字和閱讀的能力。
癔癥性失聲:也稱精神性失聲癥或功能性失聲癥,是由于明顯的心理因素引起的暫時性發聲障礙,較常見,臨床表現:突然失聲或僅能發出耳語聲,哭笑聲或咳嗽聲往往正常,喉鏡下見聲帶處于外展位,深吸氣則更甚,發笑或咳嗽時聲帶能內收,在發”i”時,聲帶常不能達中線位,或聲帶在剛一靠攏的瞬間又復外展
運動性失語:又名表達性失語、布羅卡(Broca)失語、非流利失語等,因優勢側額下回后端的蓋部及三角部皮質,即言語運動中樞病變引起,患者可完全不能說話,或只能講1~2個簡單的字且不流利,用詞不當,但對別人的言語能理解,對自己用錯詞也知道;對書寫的東西能理解,但讀出來有困難和差錯,并多伴有一側偏癱
感覺性失語也稱Wernicke失語:接受性失語、后部失語。病變位于優勢半球顳上回即左側Wernicke區及相鄰的頂下小葉皮質,由左側大腦中動脈的下部分支供血。
語言障礙:語言(Language)和言語(Speech)并不是同義詞。語言是人類特有的復雜認知心理活動,是指通過應用符號達到交流的能力,包括對符號的運用(表達)和接受(理解)能力。符號包括聽覺符號(語音)、圖案符號(書寫文字)、和運動符號(手勢)等,對這些符號的應用和接受出現障礙或偏離,即為語言障礙(Language Disorder)。
語言障礙表現:
1.呈流利性失語:患者說話流利,語量較多,甚至滔滔不絕,發音及語調正常。但話中缺乏實質意義的詞,常夾雜錯語、新語或小的功能詞,缺乏具體含義的詞,即多語癥;同時讓人難以聽懂其表達的意思,即雜亂語。語法結構、發音、韻律正常。聽覺正常,但可見嚴重的理解障礙。
2.復述障礙差別較大:有的可完整準確地復述檢查者說的詞、短語、簡單句、復雜句、無關詞組等,有的復述長復合句困難,嚴重者幾乎完全不能復述。無論失語程度輕重,患者一般不理解復述的內容。
3.嚴重的命名障礙:給予提示后也不能改善。朗讀和對文字的理解常有困難,但某些患者可進行書面交談。書寫技能雖可保持,但聽寫和自發性書寫都很困難,出現筆畫錯誤,也不能理解抄寫的內容。可伴有失讀和失寫。
得了這個病首先就是要安慰好病人,讓他坦然接受,積極配合治療才是最好的方法,在治療上我提出幾點建議:首先就是注意日常的科學飲食,少食多餐,細嚼慢咽,三四五頓 ,七八分飽,低糖低鹽低脂,戒煙少酒戒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新鮮的綠色蔬菜、水果、胡蘿卜、黑木耳、燕麥片、燕麥粉、大棗、西紅柿、紅薯等、豬肉和海鮮不能吃,多喝水,睡前醒后大約半個小時都喝上一杯開水,要保持心情開朗和情緒穩定,多和大家聊天溝通、說說笑笑,情緒不要過于波動,不要經常生悶氣,飯后多走走,適量活動身體,以身體微微出汗為最大活動量,記住一句話:管住嘴、邁開腿、情緒穩定多喝水。
其次,就是進行身體的康復功能訓練,要從口型和發音練起,開始每天練習說話,家人在身體要多鼓勵,不要著急,慢慢練習,從一個字到一個詞,到成語到短句,堅持每天練習,有助于語言功能的恢復。
當然按照醫囑用藥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