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藥材,它是可以治療濕熱以及心煩意亂的,還可以去除心火以及嘔吐等,但是我們要注意黃連的食用量,不然會影響到大家的身體健康。黃連日常用量是不能超過5g的,食用方法是煎水服用,對于清除胃火以及濕疹等是很好的,大家可以來了解黃連的注意事項。
黃連的應用:
1、濕熱痞滿,嘔吐吞酸 尤長于清中焦之熱,治療由于濕熱阻滯中焦,氣機不暢所致的脘腹痞滿、 惡心嘔吐常配蘇葉用,如蘇葉黃連湯。或配黃芩 干姜 半夏 如半夏瀉心湯。配石膏,可治胃熱嘔吐,如石連散。
2、濕熱瀉痢,本品為治療瀉痢的要藥,單用有效。
3、高熱神昏,心煩不寐,血熱吐衄尤善清瀉心經實火,可用于治療心火亢盛所致神昏、煩躁之證。
4、癰腫癤瘡,目赤牙痛
5、消渴,善清胃火可用于治療胃火熾盛,消谷善饑之消渴證常配麥冬用如消渴丸。
6、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制為軟膏外敷可治皮膚濕疹,濕瘡。取之浸汁涂患處,可治耳道流膿。煎汁滴眼,可治眼目紅腫。
黃連的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2~5g。外用適量;用水煎服,也可以外用:研末外敷。
黃連的副作用
中藥成份復雜,藥理作用更是復雜,現在的技術水平還不能準確的說明黃連的不良反應。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它的副作用小。
黃連大苦大寒,過服久服易傷脾胃,拉肚子,影響到腸胃的運化功能,從而會影響到食欲,導致消化不良。除非體內有實熱,否則慎用。
黃連具有著清熱解毒以及消炎作用,對于大腸桿菌等都具有著抑制作用。可以泡水喝,但是對于脾胃虛寒的人不宜服用,苦燥傷津,陰虛津傷者慎用,因為是苦寒之品。
一般中病既止不宜久服,最好飯后服用。黃連的用量病輕者每日2-3克,病重者每日5-6克。兒童脾胃功能不健全,不可盲目服用黃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