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風寒是因為風吹受涼引起的,一般情況下多發生在秋冬季節,患者會表現出咳嗽并伴有痰,另外還會渾身酸疼、流鼻涕、輕微發熱等。這種情況下最好采用食療法進行治療,比如姜絲蘿卜湯、蔥豉湯、香菜蔥白湯、姜糖飲、蒼耳雞蛋、五神湯、神仙粥等,效果都非常好。
一、什么是風寒感冒
風寒感冒是因風吹受涼而引起的感冒,秋冬發生較多。其癥狀為渾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治療上西藥、中藥皆可,亦可采用食療。預防措施為注意保暖,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免疫力。
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癥狀可見: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薄白。治法應以辛溫解表為主。常選用麻黃、荊芥、防風、蘇葉等解表散寒藥。代表方劑為《蔥豉湯》、《荊防敗毒散》。中成藥可選用感冒清熱沖劑、正柴胡飲沖劑、感冒軟膠囊、川芎茶調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藥后可喝些熱粥或熱湯,微微出汗,以助藥力驅散風寒。
二、風寒感冒的飲食護理
1、姜絲蘿卜湯
配方
2、蔥豉湯
配方
3、香菜蔥白湯
配方
4、姜糖飲
配方
5、蒼耳雞蛋
配方
6、五神湯
取荊芥10克、生姜10克、蘇葉10克、紅糖30克、茶葉6克,將荊芥、蘇葉、生姜切成粗末,與茶葉一同放入瓷缸內,用開水沖泡,蓋嚴。將紅糖放入另一個碗內,將用開水浸泡的藥液趁熱倒入,與紅糖拌和,置文火上煮沸,趁熱飲下。飲后覆被而臥,待微汗出即可退燒。剩下的藥液,煮熱當茶飲。
神仙粥:將糯米50克沖洗凈,加適量水煮成稀粥,再加入蔥白7根(約30克)、生姜7片(約15克),共煮5分鐘,然后加入米醋50毫升,攪勻起鍋。趁熱服下后,使身體微熱出汗。此粥專治由風寒引起的頭痛、渾身酸懶、乏力、發熱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