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急性偏癱鑒別
1.小兒急性偏癱的病因鑒別
小兒急性偏癱原因眾多,應根據病史,體征,驚厥發作特點,顱內壓增高,心血管征候,腦電圖及影像學檢查以及其他輔助檢查來確定病因,首先應考慮有無可用特異療法治療的疾病,以便及早正確處理,如細菌性腦膜炎,膿腫,腫瘤,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腫,腦內血腫等,如果腦梗死癥狀伴心腎血管病,腦病,復發傾向和免疫炎癥標記時,應考慮自身免疫性腦血管炎,如有外傷史,頭頸疼痛,瞳孔霍納癥,可考慮頸動脈夾層動脈瘤,有偏癱復發,進行性認知障礙,應除外煙霧病,有發熱,全腦癥狀,腦膜刺激征時,應考慮細菌性或病毒性感染,部分性癲癇發作后的Todd麻痹雖持續短暫,也應與小兒急性偏癱鑒別,遺傳代謝病所致急性腦梗死可由家族史,各項生化檢查而得到診斷,水痘病毒感染后可出現晚發性腦卒中,HIV感染的首發癥狀可能表現為腦卒中。
2.交替性偏癱(alternating hemiplegia)
是左,右側偏癱交替發生,常提示有彌漫性血管病,如煙霧病,血管炎等,也見于偏癱型偏頭痛,偏癱型癲癇發作,腦脫髓鞘病等,偏癱型偏頭痛發作時,腦血流量有局部減低,可能有一過性血管痙攣,驚厥發作伴偏癱有兩種不同的情況,一是在癲癇發作后抽動的肢體出現短暫的癱瘓,此時相應的局部腦血流灌注減低,經數分鐘至數天則完全恢復,稱為Todd麻痹,另一種情況的性質尚有爭論,有人認為是“偏癱性癲癇發作”,發作時腦電圖顯示對側大腦半球有棘慢波,以SPECT檢查該區的腦血流量有增加,CT檢查正常,故認為偏癱是癲癇發作的表現,此外,有一種特發性小兒交替性偏癱(idiopathic alternating hemiplegia of childhood),原因不明,散發性或遺傳性,有的與偏頭痛有關,起病于嬰兒期,有反復的偏癱發作,左右側交替出現,病程多為慢性進行性,但有的病例可于數年后自然緩解,特發性交替性偏癱除了偏癱以外,還可有肌張力不全,舞蹈手足徐動,共濟失調,眼震,自主神經癥狀,癲癇發作等癥狀,也可有智力發育遲緩,用鈣通道阻滯藥(氟桂利嗪)治療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