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仔細詢問相關病史,收集相關臨床資料
2、密切對患者進行檢查,清楚了解患者的臨床癥狀
3、適當對患者進行相關的體格檢查,初步了解患者各器官的形態病變情況
4、對患者進行相關的器械檢查,適當進行實驗室檢查
5、綜合考慮各種檢查結果,結合各種器官損傷的臨床癥狀,最終得出相應診斷
一、肝腎陰虛
癥狀表現:肝陰虛或腎陰虛經久不愈,多可導致肝腎陰虛。肝腎陰虛;虛火上擾,故見頭暈目眩,耳鳴。肝陰不足,目和肝之經脈失養,故見月經不調,五心煩熱,盜汗,咽干,顴紅,遺精。舌紅無苔,脈細數均為陰虛內熱之象、頭暈目眩,視物模糊,耳鳴,脅痛,腰膝酸軟,咽干,顴紅,盜汗,五心煩熱,男子遺精,婦女月經不調,舌紅無苔,脈細數。
相關檢查顯示肝腎出現一定的變化
二、脾胃氣虛
主癥:飲食減少,食后腹脹,肢體浮腫,大便溏瀉,體倦無力,氣短懶言,面色萎黃,舌質淡,苔白,脈細弱。脾氣下陷,則出現脫肛、陰挺、胃下垂等癥。脾不統血,還 可出現便血、崩漏、皮下出血等。
相關檢查顯示脾胃出現變化
需與以下癥狀相互鑒別:
面色潮紅: 臉紅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有些健康的人,末梢血液循環較好,稍一活動,面色就比較紅潤;有些人在害羞、憤怒、慚愧時會臉紅;有些人可因飲酒而引起臉紅;住在高山上的人,因為空氣較稀薄,身體需要更多的紅血球以吸收足夠的氧氣,而紅血球攜帶的血紅素一旦增加,臉的顏色就會比較紅;有的人因更年期臉紅,有的人因全身性疾病都可以引起臉紅。如高血壓、肺結核、紅斑狼瘡等。對生理性臉紅不必顧慮。至于病理性臉紅,就要請醫生診治。
面色蒼白:蒼白臉色是由于臉部毛細血管充盈不足而引起的,中醫認為這是體質差的表現。此外,如大出血、休克引起毛細血管強烈收縮,甲狀腺機能減退、慢性腎炎、鉛中毒等,也均會引起臉色蒼白的現象。
面色青紫:面孔、口唇等處顏色發青發紫。青紫又叫紫紺,是因為血液中有一種不帶氧的血紅蛋白、叫一種還原血紅蛋白的量增多時,透過了皮膚比較薄的口唇周圍等處的結果,因為這種還原血紅蛋白的顏色呈暗紫色,透過皮膚后解表現出青紫。
1、均衡飲食,使身體攝入足夠的營養成分
2、適當進行體育運動,增強機體免疫力
3、如有原發病,應積極及時進行治療